上海市電力材料防護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自2014年獲批建設以來,已通過上海市科委于2018年和2024年組織的兩次評估,均獲得了較好的成績,經重組優化繼續保留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序列。經學校討論決定組建第三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工程中心(籌)主任、中國化學會監事長孫世剛教授擔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和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名譽理事長、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福會研究員以及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教授擔任副主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李勁教授,亞洲固態離子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溫兆銀研究員,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主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李曉剛教授,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委會名譽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紹興新能源與分子工程研究院院長馬紫峰教授,中國電化學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濟大學趙國華教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上海理工大學楊俊和教授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我校李和興教授擔任委員。

3月27日,上海市電力材料防護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我校楊浦校區行政樓九樓六號會議室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上海市科委實驗室處領導,以及上海電力大學校長顧春華教授、重點實驗室主任徐群杰教授、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閔宇霖教授、副院長時鵬輝教授以及重點實驗室骨干研究人員共計30余人參會,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孫世剛院士主持。

顧春華教授代表學校感謝學術委員會專家的支持,并表示學校是重點實驗室的堅實后盾,將大力支持重點實驗室建設,希望各位專家委員給予重點實驗室建設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他代表學校向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


徐群杰教授匯報重點實驗室2024年以來的工作進展,詳細介紹了本年度取得的各項成果和今后的發展規劃。葛紅花教授、張俊喜教授及賴春艷教授分別匯報重點實驗室關于“腐蝕控制與水處理技術標準建設”“電網輸電導體金屬大氣腐蝕腐蝕行為研究”“儲能電池老化預測及其在電網儲能中的應用”等亮點特色。
學術委員會針對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以及未來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紛紛建言獻策,他們認為:重點實驗室一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果豐碩,發展態勢良好。作為一所地方高校的重點實驗室在日益激烈的競爭淘汰機制中能順利通過評估,得以繼續保留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序列非常不易,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值得肯定與祝賀。他們希望在今后發展中,實驗室要把握好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的定位要求、國家需求,在研究方向上緊密契合能源設施和運行的安全保障、綠電,降碳、環保等方面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觀念,更好服務上海經濟建設;對電力行業中的實際問題深入思考與研究,形成特色有價值的專利和標準等,要突出重點實驗室對行業領域的貢獻度,進行有組織的科研。另外,學校要加大投入,舉全校之力建設好學校僅有的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珍惜高水平平臺基地建設的機遇,進一步加強骨干研究人員的引進力度,吸引外部人才參與實驗室的建設,強化基礎研究并加大電力行業的應用推廣,為上海市乃至整個電力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學術委員們一致同意實驗室名稱更新為“上海市電力材料防護與電力儲能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特色更加突出和聚焦。一致同意研究方向調整為三個研究方向:電力材料腐蝕機理研究、電力材料防護技術研究、新能源電力儲能材料和技術研究。未來,重點實驗室根據電力發展新要求,充分整合研究力量,進一步突出電力特色。加強和各大相關知名企業的聯系交流,爭取更多的和電力行業相關企業的合作,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加大電力材料防腐蝕方向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使電力特色越做越強。
上海市電力材料防護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