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的“龍尾”一掃AI世界,國內創業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的推理大模型橫空出世,讓全球驚嘆中國大模型也有了“ChatGPT時刻”。事實上,與DeepSeek團隊一樣,“求索”AI大模型也是眾多高校學子的志趣所在。即使迎新春的寒假里,他們也留校不停課、實戰大模型。
作為上海高校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項目,“上電-臨港人工智能學院”首期面向人工智能專業群設置微專業,開出信創大模型產教融合實訓課程。日前,基于與華為公司共建的“面向智慧能源的人工智能全棧實踐教學平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技術專家與工程師們,給大學生“小灶”授課。

臨港地區(資料圖片)。徐瑞哲 攝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大學校園有暑期學校也有寒假學校,這一系列課程由第一階段的一周集中學習,拓展到第二階段大模型實戰營競賽形式的長周期學習。人工智能現代產業學院41名微專業學生、近30名教師與30余名研究生,共100余人在線上共同參加,多人組成的行業師資團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真經。
在線上,華為昇思生態發展副總監丁來平詳細介紹華為全場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的最新進展及其在大模型訓練和推理中的高效性能,深入淺出講解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趨勢、MindSpore的典型算法和訓練推理流程及生態進展,激發了同學們對大模型技術領域的濃厚興趣和熱情。華為昇思布道師朱汝霖則分別講授“大模型提示詞工程”與“大模型培訓課Transformer篇”,分享了提示詞構建和優化、思維鏈構建等內容。

而在同步進行的“書生大模型實戰營”中,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技術運營聞星采用課內-課外結合的產教融合實戰營模式,全體人工智能微專業的學生均報名參加了實戰營的“春節卷王班”,以線上自學的形式在2個月內完成學習。
此次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主辦的實戰營,課程內容涵蓋大模型微調、評測、部署等,學員在昇騰NPU計算卡上部署和微調書生系列的基礎模型。凡實戰營表現優異的學員,均可獲得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頒發的優秀學員證書。

結合上海電力大學能源專業特色,華為生態合作經理徐帥告訴師生,大模型技術在實現變電站遠程智能巡檢、電網調度智能在線決策,以及智能知識管理等電力行業各種場景智能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價值。
“輸電智能化是電網智能化的重要組成與支撐,”華為中國區政企電力部技術專家劉雪峰展示了輸電智能巡檢具有無線、無電、無光、無人工運維“四無”設計理念的高集成產品解決方案,還有無人機巡檢系統與生態攝像機網絡系統形成的空地一體化方案。

在實訓環節,華為伙伴產業專家祝浩文帶領同學們在華為昇思大模型平臺上進行了電力絕緣子檢測實訓和火災檢測實訓。同學們通過實訓理解了智能巡檢策略如何通過大模型技術有效降低運維人員勞動強度和作業風險。僅這一節課的實訓內容,回看次數就累計近1000次。
“企業導師”與校內師生,均在華為全棧全場景的人工智能平臺上開展實驗。華為講師郭曉宇選取昇騰人工智能實際應用案例,將深度學習理論以實例方式引入,解析神經網絡算法,貫穿混合式教學過程,使學生深刻理解不同架構的特點。

據悉,人工智能微專業的實訓課程實施“課-賽-踐-證”深度產教融合的創新模式,學生們將直接把課程中學到的大模型前沿技術運用于2025年度“挑戰杯”、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競賽中,提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AI創新能力和行業應用能力。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5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