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進一步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扎實提高團學骨干綜合素質能力,外國語學院于2024年11月6日至12月3日舉辦第六期初級團校系列活動,涵蓋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實踐拓展、素養提升等內容,覆蓋團學骨干、各班級團支書、2024級本科新生共計109人。
夯實理論功底,筑牢思想根基

開班典禮上,人文藝術學院專職組織員曹曉聲受邀作《在擔當中歷練,在奮斗中成長》主題報告。她指出,青年要講政治、有理想;青年要愛學習、有本領;青年要會工作、有擔當;青年要講作風、有品德。學院團委書記趙夢嫄依據共青團中央修訂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發展團員工作細則》,詳細介紹了入團流程,團旗、團徽、團歌等團內標識的使用規范等。團學骨干率先垂范開展理論宣講,帶領大家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與精神實質,運用“青言青語”闡釋如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挺膺擔當。
錘煉服務本領,提升干事能力


為加強基層團組織和團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共青團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本期初級團校針對公眾號推送制作、智慧團建系統操作、志愿匯App使用、素拓分申報流程等方面逐一進行“團務工作實操培訓”。通過理思想、教方法、壓擔子,切實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建強基層團組織量身定制了一套“強筋健骨”組合拳,幫助大家盡快轉變角色、進入狀態。身兼學院學術部負責人、班級團支書、初團第一小組組長的楊楊筱雅,作為校史館講解員,帶領學員們走入上海電力大學校史館,沉浸式體悟學校弦歌不輟的辦學成就,近距離感受“上電人”愛國、勤學、務實、奮進的精神之志,把思想自覺內化為行動自覺。
逐夢追光而行,踐行知行合一

為充分發揮貼近同學、覆蓋廣泛的組織優勢,本期團校策劃組織了“追光計劃”創先爭優朋輩領航經驗分享會及“將‘知’付諸‘行’”科創實踐成果交流會,切實引導學員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目標、合理規劃時間、在實踐鍛煉中提升能力本領。活動中,學員們聆聽了優良學風先進個人、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標兵的成長之路;優良學風示范班、上海市活力團支部的培育創建思路;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選題策略、團隊組建、項目實施情況;挑戰杯市賽獲獎項目市場調研、項目落地以及商業計劃書撰寫經驗等,表示要立足外語學科找準突破口,以期從0到1破冰。

經綜合考評,18名學員在本期初級團校培訓中獲“優秀學員”榮譽稱號,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獲評“優秀小組”。學院黨委副書記余嘉在結業典禮上對本期團校學員提出四點殷切希望:一是鑄牢對黨忠誠,堅決地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二是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三是夯實學業之基,結合國家戰略與專業實際,苦練內功,積極拓展“外語+”技能;四是勇于挺膺擔當,自覺擔當文化傳播者與擺渡人,講好中國故事。

團旗飄揚,彰顯青春風采;團徽閃耀,照亮奮斗征程。本次初級團校培訓,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學員們深刻認識到作為共青團員不僅僅是一種身份和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希望外院青年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來塑造自己,立志成為充滿朝氣、奮發有為的先鋒力量。
外國語學院 趙夢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