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上海市大學生足球聯盟聯賽上,我校3:1力拼交大,4:1戰勝上大,最終奪得銅牌,成績的背后有這樣一位教師,他被學生們親切的稱呼為“老孫”,他是球場上的“傷痛克星”,他是綠茵場上的教育使者。本期“教師人物”之“榜樣·力量”系列,讓我們一起走近體育學院教師、上海電力大學足球隊教練孫志國。

個人履歷:
1、1992年畢業于上海體育學院,1994—1996年代表中紡機參加全國足球乙級隊聯賽。
2、1997年轉型為足球青訓教練,亞足聯B級教練員。
個人榮譽:
1、2005年率隊獲得了上海市青少年運動會(U19)銅牌。
2、在上海電力大學任教期間,帶隊獲得1次上海市大學生聯盟聯賽冠軍、2次聯盟杯賽冠軍、全國大學生聯賽(校園組)總決賽第七名。2019年獲得上海市大學生聯盟杯賽最佳教練員。
把球隊的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
足球隊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雖然孫老師在足球場上指導訓練時不茍言笑,但訓練一結束,對學生家長式的關愛溢于言表。
“這些學生和我家的孩子年齡相仿,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當作自己的孩子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隊員們都愿意和他分享或喜或悲的小事,孫老師也很樂意與他們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校有很多來自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的少數民族學生酷愛足球,入選校隊的就有十來個,這些孩子訓練刻苦認真,他知道孩子們在上海很難吃到地道的家鄉風味,他時常買來羊腿肉、胡蘿卜及洋蔥,給他們親手做手抓羊肉“打牙祭”。

光陰彈指過,初心永不變
孫老師對足球事業十分熱愛,除了兢兢業業完成本職教學工作,他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足球隊訓練與管理中,仿佛足球隊就像他親手帶大的孩子一樣。
前些年在南匯校區,球場上沒有燈光,孩子們下課來到操場,沒練一會天色就暗了。孫老師和學生就利用光線好的時段抓緊練習有球技術,天漸黑,就開始訓練專項身體素質。在南匯校區10載,他幾乎每天晚上九點多才踏上張南專線,顛簸一個半小時到家。
孫老師常說,“現在臨港校區的草皮質量好又有燈光,訓練條件好多了,我很享受每天與孩子們一起在球場的感覺”。仿佛一踏上綠茵場,孫老師又變成了多年前那個充滿熱血,永不言棄的青年,和足球隊員們一起馳騁在綠茵場上,享受著足球帶來的快樂。

孫老師在訓練之余把球隊的同學們集中起來一起看比賽錄像,與孩子們一起討論比賽戰術,幫孩子們分析比賽雙方的優劣勢。此時,他仿佛又變成了一位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軍師,為足球隊制定好戰略戰術,帶領團隊走向勝利。
孫老師經常鼓勵隊員們,在比賽失敗時總結原因,堅定信念,持之以恒。
足球訓練就是教育
孫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足球訓練就是教育”。一次,一位學生不解的問,訓練和教育怎么是一回事呢?孫老師說,“狹義的訓練是為了提高足球技能,為了比賽成績。但我理解的足球訓練,是從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自律自強的精神等等。
足球是一項勇敢者運動,身體對抗激烈,傷病在所難免,孫老師愛足球更愛學生,對因訓練比賽受傷的同學,他總是第一時間送上關愛。艾比布拉是球隊大二的學生,小伙子在一次比賽中,因對手犯規,鼻梁被撞破,血流如注,需要縫針手術。比賽主辦方第一時間把受傷的學生送到醫院,孫老師一直等候至學生手術成功,他才放心。
扎根生長,向上攀登
有耕耘就有收獲,孫老師多年深耕高校足球訓練,在他的率領下,上海電力大學足球隊已然成為滬上高校足球一支勁旅,在競爭激烈的高校男足陽光組,上電足球隊一直穩居四強,更是在2019年上海市高校足球聯盟杯賽力壓同濟、東華等強隊,勇奪桂冠。
記得奪冠的那一刻,孩子們把孫老師一次次拋起慶祝,隨隊出征的學生球迷團更是整齊劃一的“維京獅吼”,體育精神在這一刻被生動詮釋、以體育人在這一刻被完美呈現。由于學校濃厚的足球文化與過硬基礎設施,加之足球隊的優異成績,當年學校就獲批教育部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足球項目招生權。這一系列成績的獲得,是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肯定,也離不開孫老師十多年如一日的扎實工作與無私奉獻。

孫老師常說,“一些想入隊訓練的學生擔心踢足球影響學業,這個顧慮大可不必,在足球隊可以養成自律與堅持的品行,更有助于成長。”談起足球隊的學生,他總會夸獎起去年剛畢業,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為研究生的張瑞,這位山東小伙,酷愛足球,在上電四年,在孫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刻苦自律,不僅在足球場收獲了上海市冠軍,在學業上也蒸蒸日上。還有一川、亦哲、岱垚、安卡爾等等,這些孩子都因為足球的礪煉,收獲良多。
隊員采訪
被采訪的學生說,“孫老師對待體育訓練精益求精,雖然他帶隊在上海市高校比賽中拿過不少好成績,但是他仍在不斷的學習與提升自己的執教水平,力求帶領球隊取得新的突破。”
“我們和孫老師亦師亦友,很多時候除了訓練,我們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都會與孫老師交流,他也很熱心幫我們解決問題,希望孫老師身體健康,帶領球隊拿到更多的錦標?!?/p>


體育學院、教師工作部 供稿
【上電故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