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第五期師德講堂在臨港校區學術樓301會議室舉辦。本次活動由黨委教師工作部、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人工智能學部承辦,特邀上海市科研誠信宣講團成員、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胡乃靜教授主講,講座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倫理”為主題。人工智能學部黨委書記劉莉、黨委副書記齊永曉以及教師代表參加。

劉莉強調在人工智能學部初建之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學科融合的思想碰撞,既要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能源電力領域創新,更要以高尚師德培育兼具技術能力與倫理素養的新時代人才。她希望教師們通過對“人工智能倫理”的學習,能夠從技術前沿視角審視師德師風的時代要求,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隊伍。

胡乃靜教授圍繞大模型倫理的內涵、大模型帶來的倫理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構建等,以豐富的案例詮釋了大模型技術中由于數據偏差和算法缺陷引發的七類倫理問題和危害,并提出從個人層面需強化倫理認知與批判思維,技術層面應推進可解釋性算法研發,社會層面要建立倫理審查機制,法律層面則需完善技術應用的規范體系,廣大教師要共同筑牢大模型倫理防線,提升大模型的風險防范能力和人工智能倫理素養。

互動研討環節,與會的教授和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交流,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在倫理上存在的問題和加強大模型倫理教育的重要意義,會場氣氛熱烈。

本次講座是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月系列活動之一,講座增進了教師對人工智能倫理的理解,引發了在場教師的共鳴,回應了教師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專業發展與師德涵養需求,為把握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尺度、涵養高尚師德提供了指引和思考。
黨委教師工作部 科學技術研究院 人工智能學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