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上海高校活力風采展示第十八組團組織互訪互學活動暨總結會在楊浦校區雲鄉閣開展。團市委聯絡員李悅、第十八組特邀觀察員辛雅文、上海12所高校二級學院團組織代表、電氣工程學部團委書記劉紫薇,及部分團員代表參加。本次活動由電氣工程學部202202J1班團支部承辦,輔導員鮑天龍主持。

劉紫薇代表學部對各團組織代表的到來表示歡迎,從思政引領、科創育人、實踐育人、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介紹了電氣學部共青團工作的特色亮點。她希望通過本次交流學習,共同探索新時代基層團組織工作的有效機制和方式方法,提升基層團組織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

隨后,與會高校團組織代表圍繞基層團組織建設提質、團建模式創新、品牌活動培育、志愿服務體系完善、學生干部梯隊培養等內容展開發言。與會代表結合學科優勢與學生需求,探索特色實效的團組織建設路徑,既展現育人風采,也為上海高校共青團工作創新提供可借鑒經驗。
交流互動環節,組內成員圍繞團組織工作中的共性難點、校際合作機制構建、優質資源共享等深入研討,氛圍熱烈,為后續深入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辛雅文高度肯定了與會各單位的工作交流,表示內容詳實,思想有深度、組織有力度、建設有準度、行動有效度、交流有溫度,希望第十八小組各單位持續深化聯系、拓展合作,在互學互鑒中提升工作效能,為上海高校共青團工作及青年培養貢獻力量。

會后,與會代表集體前往楊樹浦發電廠遺址公園參觀學習。通過實地走訪與沉浸式學習,他們了解了楊樹浦發電廠的歷史變遷與工業文化底蘊,深刻感悟紅色工運精神與城市記憶的深度融合。
此次活動以“專題交流 + 紅色實踐”形式,凝聚了校際育人合力,為基層團建提質、模式創新、服務青年精準化提供新思路,也通過赴楊樹浦發電廠遺址學習,增強了團組織骨干的歷史責任感,推動各高校團組織協同邁進,為青年工作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開辟新路徑。
電氣工程學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