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以“共享創新 共塑未來: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本屆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賓國為白俄羅斯共和國,主賓省為遼寧省。
本屆論壇規模和參會嘉賓數量均達歷屆之最。共有來自美國、德國、瑞士、英國、法國、荷蘭、丹麥、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澳大利亞、韓國、匈牙利、奧地利、巴西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等4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機構的550余位嘉賓參與本屆論壇。我校黨委副書記張艷林、副校長符楊參加本次論壇“一帶一路”專題研討會。

本次專題研討會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致辭。符楊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經濟與數據分析司處長Sacha WUNSCH-VINCENT、中國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然科學部門科技政策與基礎科學司助理項目專家王增妹、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基金會(ECOSF)創始主席、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Manzoor Hussain SOOMRO等專家做主旨演講。

符楊介紹了近年來我校圍繞國際產教融合進行的系列探索與實踐。總結我校“一帶一路”國際產教融合取得的成就,關鍵在于構建“政-產-學-研-用”五維協同的生態系統。通過組織機制、人才機制、技術機制、標準與治理等路徑,主動作為,讓高校成為連接各方、匯聚資源的平臺和紐帶。展望未來,他提出了三個“深化”:即從“技術培訓”向“技術共創”深化、從“項目合作”向“標準共建”深化、從“人才交流”向“創新生態共建”深化。他總結道:唯有深化融合,才能激發創新;唯有協同共享,方能行穩致遠。

此次論壇不僅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高端對話平臺,更成為展示我校國際產教融合成果的重要窗口。通過分享“上海電力大學經驗”,進一步擴大了在“一帶一路”能源電力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開放協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走深走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