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7日,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紫金論電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國網電科院主辦,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次會議邀請53位院士、教授和學者,圍繞“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新型能源體系構建”主題,共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前瞻研判能源電力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聚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8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周守為向大會主論壇作視頻致辭,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創新部副主任許海清,國網電科院董事長、院長鄭宗強在大會主論壇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舒印彪、羅安、湯廣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加拿大RTDS技術公司首席技術官、副總裁張益,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劉云鵬,我校副校長符楊等8位專家作主題演講。

符楊作題為《大規模遠海風電新型直流匯集與送出技術》主題演講,報告通過分析傳統交流匯集柔直送出方案、交流匯集二極管送出方案以及全直流匯集與送出方案在經濟性、可靠性和技術成熟度方面的性能,總結各方案的技術特點和優缺點,提出了一種適用于未來大規模深遠海風電的新型匯集與送出方案。該方案能減少匯集系統損耗,減少換流平臺建造成本,且各環節具備較高的技術成熟度高,并通過全系統仿真驗證了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結果表明該方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報告受到與會專家學者好評。
8月17日,會議開設6個專題論壇,分別圍繞柔性配電系統構建支撐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防范新能源高占比電力系統大停電的基礎問題與關鍵技術、新型電力系統運行控制體系研究-不確定性優化調度控制、車網融合互動發展模式、人工智能與電網數智化技術等方向開展研討,會上有45位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
我校能源電力科創中心趙晉泉教授在“新型電力系統運行控制體系研究-不確定性優化調度控制”分論壇上,作了關于《高比例新能源電網新一代自動電壓控制(AVC)系統初探》專題報告,介紹了新一代AVC系統的架構設計和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進展,報告受到與會專家學者好評。
本次會議立足國際視野和大能源格局,圍繞新能源基礎設施網絡、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微電網建設等領域新技術、新裝備開展研討,推動智能技術和能源電力行業實現深入融合,全面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破解能源可持續發展難題,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據了解,“紫金論電”系列學術活動于2015年由薛禹勝提議發起和命名。十年來,論壇始終緊跟世界能源科技發展最前沿,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從更大格局、更寬視野,展望未來趨勢、推動學術交流、凝聚行業智慧,取得了系列豐碩成果。至今,“紫金論電”已舉辦了超百場學術活動,匯集了全球能源電力領域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及專業機構知名大咖,就最新行業動態、學術熱點及相關研究成果開展一系列學術交流、技術講座和互動討論,有力推動了大能源背景下電力科技發展的學術交流與爭鳴。
本次會議被新華社報道: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紫金論電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http://www.js.xinhuanet.com/20250816/583adc3915664e60bb09dc68c746872e/c.html
海上風電研究院 能源電力科創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