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低碳用能與智能電力專委會、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綠電與儲能融合零碳產業發展論壇”。論壇吸引了來自能源電力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近兩百名嘉賓參會。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顧春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唐浩出席論壇并致辭。論壇由副校長楊寧主持。


顧春華在致辭中向參會嘉賓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和能源電力特色。顧春華強調,綠電與儲能的深度融合,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能源系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更將加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破解消納難題,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引擎,是驅動零碳產業蓬勃發展的澎湃動力,也是學校服務國家戰略的關鍵著力點之一。

唐浩指出,“十五五”期間,臨港新片區將率先推動區域新能源多場景應用和儲能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價值的標桿性示范項目,有力支撐上海市能源戰略實施。

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國華能集團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周朝陽、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魏偉、浙江大學湖州工業控制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王俊峰、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總監羅廣生、我校海上風電研究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趙晉斌作主題報告,分享綠電與儲能技術前沿進展、零碳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和寶貴實踐經驗。
周朝陽梳理了“十四五”期間我國電力發展成就,分析了“十五五”時期電力發展面臨的趨勢以及未來電力發展前景。趙晉斌探討了大規模遠海風電在開發、輸送、接入等環節面臨的工程難點和技術瓶頸,強調需統籌考慮系統穩定性、成本控制和技術攻關,指出海風電氫協同優化前景廣闊。魏偉闡述了綠電耦合CO?制備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新技術,展示了國內在電催化CO?和合成氣轉化等關鍵技術上的突破與產業化前景。王俊峰介紹了基于特高溫熱泵和熔鹽儲能技術的煤電深度調峰與低碳化改造的研究工作。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總監羅廣生介紹了中長時儲能的發展趨勢,指出從安全性、快速部署和經濟性等多維度考慮,鋰電在長時儲能領域具有優勢。

論壇上,上海電力大學新型儲能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我校、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低碳用能與智能電力專委會、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與會專家就新型儲能工程研究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