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新能源的規模化發展亟須破解“靠天吃飯”的困局:風電、光伏的間歇性與波動性,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破解的關鍵瓶頸。
上海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顧春華3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綠電與儲能的深度融合,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能源系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更將加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破解消納難題,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引擎,是驅動零碳產業蓬勃發展的澎湃動力。
在上海舉行的“綠電與儲能融合零碳產業發展論壇”(簡稱:論壇)上,上海電力大學新型儲能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上海電力大學、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低碳用能與智能電力專委會攜手相關企業共建,致力打造綠電與儲能融合創新高地,將為儲能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今后,該中心將充分發揮校企學科優勢和產業優勢,聚焦中長時儲能技術研發、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致力于解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中的儲能難題,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支持工業園區零碳化轉型。
據悉,論壇匯聚了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聚焦綠色電力應用、低碳技術創新、儲能應用以及產業協同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推進綠電與儲能技術深度融合”這一主線,分享綠電與儲能技術前沿進展、零碳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和寶貴實踐經驗,共同研判未來技術路線與產業生態圖景。
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魏偉闡述了利用綠電與二氧化碳制備航空燃料的新技術路徑,展示了國內在電催化和合成氣轉化等關鍵技術上的突破與產業化前景。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簡稱: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唐浩介紹,“十五五”期間,新片區將率先推動區域新能源多場景應用和儲能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價值的標桿性示范項目,有力支撐上海市能源戰略實施。(完)
原文鏈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564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