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5年上海國際暑期學校中期座談會在我校舉辦。來自俄羅斯、意大利、巴西等10國高校的能源領域青年學者與中國師生展開深度對話,以“智慧能源與電力創新:人工智能賦能能源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探全球能源轉型前沿路徑。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顧春華出席并致辭。

會議第一部分的學術交流座談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安全系主任周林主持。俄羅斯莫斯電子技術學院的Aigul Abdrakhmanova介紹當前國際研究合作框架,分析當前國際合作中存在的挑戰,并探討解決方案;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的Filippo Conti以“智能能源和人工智能優化智能電網”為題,圍繞智慧能源、智能電網、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當前國際相關研究進展等進行分享;巴西圣卡塔琳娜聯邦大學的Guilherme Peixer介紹人工智能在能源中的應用:熱物理系統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會議第二部分的文化交流座談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溫蜜主持。肯尼亞內羅畢大學的Mwai William Steve表示自己感受到了上海的先進,認為臨港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新片區。俄羅斯莫斯科動力學院的Pavlov Egor分享在上海的游學經歷,表示在游覽城隍廟時開始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高的興趣。泰國蘇南拉里大學的Kyaw Zaw Hlyan表示中國傳統習俗與其本國具有相通之處,此次的暑期游學有非常好的體驗,感謝上海電力大學的周到安排與熱情接待,感謝志愿者們的付出。匈牙利歐布達大學的Gábor Varga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感受到了上海人的熱情,認為上海是一個安全、宜居的城市。

印尼卡拉旺大學的Carolan Ignatius Saragih在學習中體驗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太極及其背后的文化非常感興趣。哈薩克斯坦SDU大學的Gahwar Bhatti認為上海是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的SABINO LORENZO介紹了其所在學校的情況,表示在此次學習中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善。最后,中國學生、志愿者代表蘇格以“圖像中國文化”為題,回顧了所參觀的展館,生動詮釋能源創新的人文內核,提出用技術點亮未來、以文化連接世界的青年行動倡議引發與會學生共鳴。

顧春華感謝各國學生選擇來到上海電力大學,加入這場以“智慧能源與電力創新”為主題的學術與文化之旅。他講到,一場真正成功的暑期學校,不只是課程本身,更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交流與彼此理解,希望大家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把在這里的所見所感帶回家鄉,與更多人分享。

參加活動的還有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臺辦公室)處長曾芬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外事秘書張偉娜、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譚克輝以及國際暑期學校志愿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國交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