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6月28日至7月9日,在固原市團委、原州區團委的指導下,電信學院赴寧夏固原社會實踐隊聯合寧夏師范大學、寧夏義工志愿服務聯合會和固原市駝鈴志愿服務中心在原州區、西吉縣等地開展了為期12天以“‘固’力智通·‘滬’助新農”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校際協同:東西協作共繪鄉村新篇
6月29日,實踐隊與寧夏師范大學繼續深化合作,在固原市古雁校區博雅樓聯合舉辦了“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分享交流會。會前,兩校師生共同參觀了寧夏師范大學校史館,深刻感受了寧夏師大扎根西部、服務基層的辦學歷程。會上,雙方代表圍繞“行走的思政課”和“鄉村教育振興”等主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回顧了合作歷程與豐碩成果,并展望了未來合作的美好前景。此次交流會不僅加深了兩校之間的友誼,也為后續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色鑄魂:賡續血脈賦能鄉村發展
為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6月30日,實踐隊在固原市隆德縣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隊員們通過“唱一首紅軍歌、走一遍長征路、吟一首長征詩、讀一遍長征史”的“四個一”活動,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輩的豪情壯志和長征精神的偉大力量。此外,實踐隊還探訪了隆德老巷子非遺傳承基地,體驗泥塑、磚雕等傳統技藝,近距離領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和歷史使命感。


教育幫扶:大手牽小手護佑“小樹苗”
實踐隊還關注到了固原地區的“小樹苗”困境兒童群體,7月4日至7月5日,實踐隊聯合固原市團委、原州區團委等多家單位開展了關愛困境兒童系列活動。通過公益觀影、科普小課堂和航空母艦模型拼裝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20余名“小樹苗”帶去知識與溫暖。活動中,隊員們以固原馬鈴薯、黃牛肉等特色農產品為媒介,引導孩子們思考生態與科技的關系,并贈送文具、徽章等禮物,激勵他們勇敢追夢,不僅為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歡樂,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此次系列活動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和熱情。


榜樣引領:對話道德模范汲取奮進力量
連續多年探訪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王黎君,成為了實踐隊的“必修課”。7月6日,實踐隊再次探訪王黎君先生,王黎君先生三十年如一日的善行義舉,成為實踐隊“用專業服務社會”的生動教材。通過參觀德善展館、觀看事跡紀錄片和聆聽專題講座,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模范精神的偉大力量。王老以“紅軍粉”從“救命粉”到“致富粉”的故事勉勵青年學子扎根基層、服務社會,讓隊員們深受啟發和鼓舞。自2022年電信學院與王黎君德善館共建思政教育實踐基地以來,王黎君的精神火種持續激勵著青年學子服務基層、奉獻社會。

科技助農:智慧賦能鄉村振發展
實踐隊聚焦固原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7月1日至7月2日,實踐隊先后深入隆德縣冷涼蔬菜基地、農產品采摘園、農產品市場等地調研,詳細了解了當地現代農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難題。通過與農戶、技術人員和市場管理人員的深入交流,實踐隊撰寫了《上海電力大學赴寧夏固原實踐隊“智農賦能”農產品建議書》《關于改善我市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的建議》,制作了農產品建議宣傳頁等,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專業建議。同時,隊員們還積極參與助農實踐,幫助農戶提升種植管理水平,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7日,實踐隊開展了主題為“‘固’力調研農情,‘滬’助共解難題”的農戶代表分享交流會,會上,實踐隊為30余名農戶代表展示了前期調研成果,并提出了優化農業設施建設、普及智能農技應用等一系列有效舉措。農戶代表們積極發言,提出了各自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難。實踐隊隊員們認真傾聽、深入探討,為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凝聚了基層智慧。此次交流會不僅加深了實踐隊與農戶之間的了解和信任,也為滬寧兩地的深入合作與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16年至今,電信學院赴寧夏固原實踐隊已連續十年奔赴這片紅色熱土,累計派出150余名師生,通過電商扶貧、志愿服務、文化交流等多種形式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電信學院 劉甘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