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關于城市更新與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落實高校服務社會的育人使命,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滬上橋下空間開發利用”調研隊于7月3日走進2025年我校“創客未來”夏令營,以“城市角落里的‘灰姑娘’”為主題,為近70名六至九年級中學生帶來一場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趣味的科普盛宴,解碼橋下空間的改造潛力與科技價值。

調研筑基:解鎖城市“灰色空間”的多維價值

實踐隊隊長陳浩以PPT為載體,從空間屬性、調研實踐、改造設想三個維度展開為夏令營的小朋友進行科普:橋下區域作為城市中封閉/半封閉的閑置空間,天然具備遮風避雨、連接交通網絡的區位優勢,卻長期面臨 “照明不足、功能單一、安全隱患” 等治理痛點。團隊歷時數月走訪上海12個行政區,完成76處橋梁實地勘察、1000余份居民問卷調研,系統梳理出橋下空間在公共設施、文化展示、生態景觀等方面的改造需求。

在科普講座同期,夏令營學員也正在開展智能尋道小車編程實踐。學員們分組操作小車,在模擬賽道上進行導航調試——這一場景生動呼應了橋下空間改造中“科技賦能城市”的核心主題。當陳浩同學為學員們展示調研成果時,隔壁學員們也在結合機器人實踐體驗,對“科技如何激活城市死角”展開了熱烈討論。

實踐育人:構建高校與青少年科創培養的聯動生態
本次活動作為學?!皠摽臀磥怼毕牧顮I的特色環節,不僅展現了高校在城市治理研究中的學術擔當,更通過“實地調研成果+ 科普教育實踐”的創新模式,搭建起“高??蒲?青少年科創-社會服務”的良性互動平臺。

未來,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將依托臨港大學堂實踐基地,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持續開展“科創賦能城市”系列科普活動。通過搭建高校與中小學思政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將城市治理調研中的實踐案例轉化為大中小學貫通的思政教學素材,讓青少年在科技實踐中感悟社會責任感與創新使命。
電信學院 李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