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上海市教育系統婦工委、普陀區婦女聯合會、上海市女企業家協會主辦的“海鷗計劃”走進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活動,開啟了一場從實驗室到行業標準引領的科技探索之旅。自動化工程學院10余位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共同參加,學生沉浸式參觀了上電科實驗室與上海機器人技術產業研究院,通過與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及科研先鋒的深度對話,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如何驅動產業變革與標準制定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活動由學院輔導員、上電自動化灣指導教師孫懷芹帶隊。

上海市教育系統婦工委副主任、二級調研員張芳,普陀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楊莉萍,市婦聯發展聯絡部、市女企業家協會、普陀區女性人才促進會代表出席活動。相關院校代表教師共同參會,為學子們的探索之旅保駕護航。

“小海鷗”們沉浸式參觀了上電科實驗室與上海機器人技術產業研究院,深入了解機械臂等各類先進科研設備的運作原理,以及前沿技術的研發應用場景。從實驗室里的精密儀器到實際生產線上的科技成果轉化,每一處細節都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


參觀結束后,上電科電科院技術黨委書記兼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郝鵬向“小海鷗”們分享企業人才戰略。她介紹道,上電科致力于系統化培養和凝聚核心人才力量,創新推出“3+1”校企共育模式。該模式不僅能提升高校就業率,還能讓學生獲得寶貴工作經驗,同時助力企業充分評估人才,實現三方共贏。學院2023級自動化專業的梁彩鈴同學對此感觸頗深,她說:“‘3+1’培養模式讓我看到了未來新的就業渠道。我們也希望通過海鷗計劃了解更多企業的招聘信息和實習就業培養方案,打破大學生就業的信息差。”

隨后,一場聚焦“當代青年如何融入機器人產業”的圓桌對話將活動推向高潮,為“小海鷗”們提供了“對話明天的自己”的平臺,幫助大家從更實際、更多元的角度理解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趨勢、人才需求與實踐路徑。海蘊女性創業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忻敏潔,上海機器人平臺研究院公司總經理助理、上電科集團學科帶頭人周梅杰,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標準工作組CISPR/B/WG7召集人及全國無干委B分會秘書長葉瓊瑜作為圓桌嘉賓展開分享,上海市女企業家協會代表、齊感科技董事宋燁擔任主持人。緊接著,在《未來已來,“機”不可失》職涯規劃工作坊中,“小海鷗”們分組研討、思維碰撞,進一步明晰AI技術對新生代職業發展的影響與助力。


張芳表示:“現在的世界變化很快,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學好書本知識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提問,學會理解世界的變化,學會在不確定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海鷗計劃”始終致力于為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助力學生成長發展。此次活動為上電“小海鷗”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技創新與職業發展的大門,激勵他們以智慧解碼科技的密碼,以勇氣定義產業的邊界,以獨特的“柔性力量”編織未來職業生涯的新圖景,為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級自動化專業菁英班劉思彤表示:“我深感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與自身專業的緊密聯系。從沉浸式參觀實驗室和上海機器人技術產業研究院,到聆聽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計劃,我意識到機器人產業不僅需要技術突破,更需要青年力量的持續注入。此次活動讓我更加明確了學習目標,也激勵我在未來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跨學科能力,積極融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浪潮中,為推動科技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級自動化專業黃曦講到:“這次和海鷗計劃一起走進上電科集團,讓我大開眼界。先進的科技成果與創新技術,展現了我國科技硬實力。這次經歷不僅加深了我對電子科技行業的認知,更激發了我對科技創新的向往,激勵我努力學習,為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自動化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