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對青年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上海黨的青年工作理論和實務研究,切實提高研究水平與成果轉化效能,扎實推進上海青年工作高質量發展,共青團上海市委決定開展2025年上海青年工作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題方向
1.“兩個結合”視域下共青團培育時代新人研究
2.智媒時代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針對性和有效性研究
3.共青團組織動員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爭當排頭兵、生力軍研究
4.黨的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工作路徑方法研究
5.青少年生存狀態與服務青年高質量發展研究
6.“城市年輕力”指數建構及主要城市比較研究
7.深化黨建帶團建制度機制和實踐創新研究
8.面向新興領域青年擴大團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研究
9.深化共青團青年工作品牌及典型案例研究
10.新質生產力賦能青年工作創新研究
11.“十五五”期間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及行為趨勢研究
12.青少年消費行為與觀念研究
13.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發展情況跟蹤研究
14.人工智能時代青年核心素養的內涵重構與培養路徑研究
15.青年網絡熱詞折射出的青年社會心態研究
16.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銜接貫通研究
17.上海青年思想動態特征及趨勢研究
18.青年科技工作者發展現狀、需求及共青團賦能路徑研究
申請人可根據以上范圍(詳見附件1)確定選題,也可結合研究實際對課題名稱、研究重點作適度調整,但表述須符合項目定位,突出資政導向、學科視角,科學嚴謹、簡明規范,避免引起歧義或爭議。同等質量下按選題方向申報的優先予以立項。
二、申報要求
(一)本次課題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發布立項,可認定為廳局級課題。團市委辦公室、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負責進行課題全過程管理。
(二)課題涉及的“青年”概念,年齡范圍是14-35周歲。涉及婚姻、就業、未成年人保護及其他特定領域時,年齡界限依據有關法律法規。
(三)全市各級團組織,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院所、學術單位,或專家學者、青年工作者,均可以機構、團隊或個人名義提出申報。個人申報需征得所在單位科研或相關主管部門同意,多人聯合申報需確定1名課題負責人,負責人應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課題研究工作的能力、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四)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報人有足夠的精力從事課題研究,申報者只能以課題負責人身份申報1項課題,或者以團隊成員身份參與不多于2項課題申報。擔任課題負責人的,不能再擔任其他課題團隊成員。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則視為違規申報。申報團隊人數(含負責人)一般不超過6人。
(五)弘揚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和優良作風,注重問題導向、實踐導向,深入一線、貼近青年,體現“站位視野高遠堅定”“內容觀點豐富創新”“邏輯方法嚴密科學”“成果轉化適用有用”。
(六)課題負責人應如實填報材料,確保無知識產權爭議。凡在立項、中期檢查和結項等環節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有關情況將反饋至課題所在單位,且課題負責人兩年內不得申報團市委相關研究項目。
三、申報方式
課題申報須填寫《2025年上海青年工作研究課題申報書》(見附件),于7月22日17:00前將電子版文件(Word版以及簽字蓋章后的PDF版各一份)壓縮打包,發送至tuanwei_shiep@163.com,主題為“2025申報+課題負責人姓名+課題名稱+單位名稱”,逾期不予受理。
四、課題管理和成果運用
(一)立項評審
1.評委會進行評審,根據評審意見確定課題承擔機構、團隊或個人。
2.擬立項結果將在上海共青團門戶網站和“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公布。公示無異議后向研究團隊發立項通知書。
(二)實施與結項
1.正式立項后,將對各課題研究進展進行跟蹤管理,聯合市青少年研究會、市少先隊工作學會組織科研能力培訓,開展課題組互學互訪,協調提供數據平臺支持。計劃于10月進行中期檢查,2025年12月底上報最終研究成果(不少于8000字的課題結項報告或決策咨詢專報)。
2.評委會進行結項評審,確定是否通過結項及評價等第。
(三)成果應用與推廣
1.將具有重要決策咨詢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成果轉化為內參、簡報、決策咨詢報告等,向團中央、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有關部門報送。
2.將課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文章擇優推薦至《青年學報》、市級媒體理論版等刊發。
3.將結項評價優良的成果收錄至年度《上海青年工作課題調研集》,并推薦參評年度“上海共青團調研獎”。
4.選聘優秀作者擔任市青少年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聯系人:校團委 周長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