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告題目:數據要素流通利用與安全:挑戰與對策
報告摘要:
數據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并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DT時代數據從傳統共享演化為要素流通,重點關注數據權屬確定、權益轉移、使用控制、爭議仲裁等。當前,數據要素流通與安全亟需體系化解決方案,本報告介紹了數據共享與數據流通的本質差異、數據要素流通利用與安全研究范疇、數據要素準則,著重剖析了數據確權、延伸使用控制、數據出域安全計算、安全交付、低開銷監測等概念及學術內涵,并闡述了數據要素流通利用與安全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報告嘉賓:李鳳華
2、報告題目:深度偽造取證
報告摘要:
AI大模型一方面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助推了AI犯罪的滋生和泛濫。犯罪分子可以利用AI技術生成逼真的人臉圖像和視頻,進而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那么如何進行深度偽造取證就是數字時代面臨的新挑戰。本次報告首先介紹國內外數字取證技術發展現狀,然后分析當前數字取證研究存在的挑戰難題,最后介紹我們在數字取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報告嘉賓:付章杰,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數字取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教融合創新中心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安全、深度偽造取證和區塊鏈安全等。近年來主持國家信息安全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項,發表論文1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相關成果服務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行業,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22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3、報告題目:可仲裁的數據要素確權技術
報告摘要: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成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國家不斷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著力促進數據高效流通與價值釋放,具備安全保障能力的數據要素流通已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本報告圍繞解決數據要素流通過程中的侵權行為隱蔽、權屬判定困難、攸關方權益爭議等問題,研究目標數據的畫像精準刻畫、權屬知識圖譜自動化生成、申請方參與界定權利保護內容、侵權行為智能判定等機制,實現可信度高、抗毀性好、普適性強的數據容毀可仲裁確權。
報告嘉賓:邱衛東,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教授。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大數據與隱私計算專委會副主任委員、ACM SIGSAC CHINA技術委員會委員、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榮獲中央網信辦全國網絡安全優秀教師。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50余篇,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計算機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