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一線教師在科研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科研管理與服務效能,推動學校科研政策精準落地,6月24日下午,校科研處、技術轉移中心全體工作人員一行專程來到電氣工程學院,開展科研管理政策精準宣貫與“上門服務”活動。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及海上風電技術研究院等相關部門的教師參加了活動。

科研處掛職副處長栗風永詳細解讀了《上海電力大學有組織科研行動計劃(2025-2027)》的核心內容、重點任務與申報指南;掛職副處長崔承剛聚焦“AI賦能新型電力系統”計劃,闡述了該專項的背景、目標及支持方向;技術轉移中心主任王嘯介紹了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及操作流程。

電氣學院副院長楊興武代表學院對科研處和技術轉移中心全體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此次主動上門、精準對接的服務形式非常及時和必要,有效解決了老師們在科研項目申報、經費管理、成果轉化等環節遇到的困惑。楊興武表示,電氣學院將積極響應學校有組織科研的號召,整合優勢力量,力爭產出高質量成果,為學校科研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專題報告后,兩部門相關科室負責人圍繞老師們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分別就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與使用規范、職稱評審中科研成果的認定標準與流程、年終科研績效的計算方法與激勵政策、科研項目結題驗收管理及關聯業務(如設備采購、審計等)操作要點,以及涵蓋學校整體科研發展規劃、科研誠信建設要求、科研相關招投標規范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

活動特別設置了現場答疑環節。科研處和技術轉移中心的工作人員針對項目申報、經費報銷、成果轉化路徑、政策盲區等具體問題進行了一對一、面對面的細致解答,現場交流氣氛熱烈。這種“手把手”的指導方式,有效消除了老師們心中的疑惑,有利于后續高效、規范地開展科研工作。
此次科研處與技術轉移中心的聯合“上門服務”,不僅是一次精準的政策宣貫,更是一次務實的服務下沉。通過面對面深入交流,有效拉近了管理服務部門與一線科研人員的距離,切實解決了老師們在科研活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激發了科研活力,為學校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和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電氣工程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