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此刻我正站在鄭和寶船的巨型模型前,六百多年前,正是這樣的‘海上巨無霸’開啟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5 月 20 日傍晚,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內,一位手持話筒的青年學子,化身特派記者,在 “明朝造船記特展” 區域侃侃而談,生動的講解配合著展館內栩栩如生的航海模型,將觀眾瞬間帶回那個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當中國航海博物館玻璃穹頂上的鎂光燈與夕陽下最后一縷霞光融匯之時,2025年上海電力大學主持人大賽暨第十四屆校園電視臺主持人選拔大賽在此拉開帷幕。該校15位懷揣夢想的青年選手,在這個國家級文化地標中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以話筒為槳、以語言為帆的“逐夢之旅”。

本次大賽創新設置了“分賽道主持、沉浸式主持、才藝山海經、聯合主持”四個環節,“新聞、訪談、綜藝” 等傳統賽道與創新環節“沉浸式主持”的聯動融合,不僅全方位考察了選手們的專業素養與應變能力,更讓選手們在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的多元場景中挑戰自我,展現出了較強的綜合素質。其中,沉浸式主持環節令人眼前一亮。每位參賽選手化身航海博物館奇妙夜的特派記者,穿梭于展館內的 “明朝造船記特展” 與 “山海經特展” 之間,以第一人稱視角,向觀眾實時播報所見所感。從龍骨搭建到船帆設計的精妙之處,鮫人傳說與海上貿易之間的巧妙串聯……選手們將鄭和寶船模型背后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將神話傳說與航海文化間的關聯分析得繪聲繪色……“這種沉浸式的主持體驗,不僅考驗著選手的語言表達與知識儲備,更鍛煉了他們在真實場景中的臨場應變能力。”該校相關活動負責人表示,“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學校依托社會文化資源,將勞動教育的實踐屬性與美育教育的浸潤功能深度融合,讓學生在‘真情境、真任務’中錘煉本領,也是落實‘五育并舉’的生動探索”。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趙峰也分享道:博物館豐富的展陳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絕佳的實踐平臺,通過‘文物+教育+藝術’的跨界聯動,讓青年學子在觸摸歷史脈絡的過程中,厚植家國情懷。
據悉,上海電力大學與中國航海博物館、木槿校園已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中國航海博物館將定期為該校學生提供文物講解、策展實踐等勞動教育崗位,木槿校園將持續支持學生文化創新項目的開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