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刷不停、社交軟件消息不斷的當下,一種能讓人安靜下來“和自己深度對話”的OH卡,正悄然在年輕人的社交圈和自我探索領域掀起熱潮。這種結合心理學投射理論的心理測試工具,如同神奇的鑰匙,開啟了年輕人深入了解自我、增進社交互動的新途徑。在小紅書上,OH卡相關話題瀏覽近7633萬次。從個人OH卡探索體驗到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活動,從社群討論到活動破冰環節,都可以發現OH卡的身影。那么,OH卡是什么?OH卡又為何成為年輕人探索內心的新方式?
豐富社交新體驗
在互動中構建自我認知

正因OH卡兼具開啟話題和探索自我的功能,這也賦予了它社交屬性。OH卡的流行不僅在線下的“聊愈活動”中,也在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中流行。上海電力大學學生顧佩雯對心理學興趣濃厚,她經常參加學校心理健康季活動。在學生社區“治愈力充電站——能量市集”上,她結合OH卡為同學們開展自我探索活動。她發現,很多同學想探索潛意識,卻因害怕被認為“矯情”而退縮,而 OH 卡活動巧妙地將社交與自我探索相融合。
讓顧佩雯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她和同學用OH卡討論親密關系,竟意外吸引了隔壁寢室的同學一起加入,大家敞開心扉,聊到深夜。這次經歷讓她意識到,OH卡能夠打破人際隔閡,非常適合用作學校“一站式社區”活動的載體。為了更好地和同學展開體驗式心理活動,她專門閱讀了OH卡創始人的著作,并學習引導技巧。
在開展OH卡體驗活動中,有個大一學弟讓她記憶猶新,當時學弟連續兩次抽到“暴風雨中的小船”的卡牌。面對這樣看似充滿挑戰的卡牌,顧佩雯問,“3年后,你會對這個小船喊些什么?”學弟愣了一下,然后發自內心地說:“別怕浪大,堅定前行。”說出口的那一刻,學弟和顧佩雯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笑,學弟也在那一刻內心充滿了力量,找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答案。談及OH卡體驗的疏導效果,顧佩雯說,“OH卡更注重傾聽與共情,能讓同學在安心的狀態中重構內心敘事,找到內心深處已經明確的方向。在活動中如果遇到有同學需要深層次系統性疏導,我會第一時間聯系學校專業的心理老師,這也是我們上海電力大學在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中,探索心理育人的新模式。”
與此同時,如今露營活動和英語角等線下活動也會結合OH卡作為破冰活動。在公司露營團建活動中,從事財務崗位的章琳慧體驗了OH卡破冰。自我介紹環節,她抽到畫有沙灘與大海的卡牌,便結合卡牌畫面自己分享道:“我向往探索,雖然沙灘休閑安逸,但我更鐘情大海。”就是這樣一次分享,讓她找到了有共同話題的“搭子”。在她看來,“OH卡破冰環節有點像MBTI,但比MBTI更具延展性和趣味性。”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5/20/1747720352132254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