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理論教育走深走實,能機學院第五學生黨支部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立足青年群體特點,創新打造“青微講堂”特色品牌,通過“小切口”講述“大道理”,以青年視角傳遞青年之聲,搭建“家門口”理論學習新陣地。

首期講堂聚焦“青春逐夢向未來”主題,支部黨員圍繞航天逐夢、生態文明、文化自信等內容展開分享,通過鮮活案例與切身體悟傳遞青年之聲。程佳豪以“中國航天,逐夢蒼穹”為題,系統梳理航天發展史、重大成就及錢學森等人物事跡,深刻解讀航天精神的時代內涵;俞金磊立足家鄉鹽池生態變遷,結合塞罕壩治理等現實案例,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路徑,呼吁青年從日常生活踐行綠色理念;徐琨結合海外交流經歷,從文化自信的內涵、底氣來源切入,號召青年以文化傳承者姿態勇擔時代責任。分享緊扣學生成長場景,引發熱烈共鳴,推動理論學習與青春實踐同頻共振,初步形成 “以講促學、以學促行” 的育人效應。

第二、三期先后面向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以“逐字逐句學黨章,對標對表強黨性”為主題開展專題分享。主講人通過“原文領讀+案例解析+情景模擬”的形式,重點解讀黨章總綱、黨員義務與權利等核心內容,并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以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活力”要求,引導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深刻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內涵。

第四期圍繞工匠精神、五四精神、科技強國、能源情懷等時代命題展開多維解讀,支部6位預備黨員深度解讀如何將專業實踐與理想信念熔鑄為青春注腳。郭耀陽結合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背景,以《能源家國夢,青春正當時》為題,系統闡釋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路徑,號召青年學子將論文寫在祖國能源發展的主戰場。劉帥則以“五四精神的時空回響”為主線,從百年前青年學子的救國吶喊到疫情期間校園志愿者的挺身而出,串聯起不同時代青年的責任圖譜。主講人們立足專業特色與成長經歷,將抽象的精神譜系轉化為可觸摸的青春敘事,現場的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后將在實踐中踐行所學所悟,讓理論宣講的“青言青語”真正轉化為成長路上的“真知真行”。

“青微講堂”讓理論學習變得更有溫度、更接地氣,讓廣大新時代青年更好地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黨支部書記張鴻燕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青微講堂”品牌建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中“生根發芽”,讓青年黨員真正成為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 張鴻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