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提升小朋友、居民的科學素養,5月9日,電氣工程學院微光志愿隊分別走進楊浦區延吉社區第四睦鄰中心和臨港云皓東宸居委開展“電力小課堂”科普志愿活動,為社區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電力知識的盛宴。

大學生志愿者走進楊浦控江路645弄,開展以“媽媽的愛與光的魔法”為主題的電力小課堂,通過志愿者生動詳細的講解,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電”和“如何安全用電”,也深刻感受到電力的魅力。

志愿者們還為小朋友們帶來“點亮感恩之光”的小實驗。小朋友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動手實驗,為每位小朋友的媽媽制作了愛心賀卡,以此來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志愿者們化身“魔法師”,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與青春能量,將知識點融入引人入勝的故事,引導孩子們深刻感受母親的偉大與節日背后承載的深厚情感。從圖形設計到LED燈的連接,當一張張賀卡被成功點亮,孩子們臉上洋溢的自豪與喜悅,不僅是對自己作品的肯定,更是對志愿者們辛勤付出的最好的反饋。這份閃耀著“光的魔法”的禮物不僅僅是一堂知識普及課,更是志愿者們用心傳遞愛與敬意的生動實踐。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02402W3班級成員在輔導員曲家瑤老師的指導下走進臨港云皓東宸居委,開展“電路交響曲”為主題的科普志愿活動。主講人葉宇帆采用情境化教學法,將插座、線路的概念通過貼近生活的例子帶入課堂。特別是通過提出“電器的危險點在哪里?安全用電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等問題激發了孩子們的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熱情。
隨后的實驗環節,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利用導電墨水筆和膠帶,親手制作了自己喜歡的圖案,如星星、樹木等。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還通過蜂鳴器和LED燈的配合,賦予作品以動態光影效果。

在活動過程中,志愿者團隊緊密配合,通過細致的解說和引導,幫助孩子們解決疑問,營造出濃厚的探索氛圍。“這個活動特別有意思!我終于知道了火線和地線是什么了。”“用電器真的不能亂動啊,這樣會很危險。”在收尾環節,當小朋友們高舉手中制作的作品,向家長和社區工作人員展示時,現場洋溢著歡聲笑語。

電氣工程學院科普志愿服務隊始終秉持“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的理念,聚焦專業特色、群眾需要、學生能為,推動“大手拉小手”——大、中、小學科普志愿資源整合,打通科普志愿服務育人鏈條。電氣工程學院將繼續組織青年志愿者踐行志愿服務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扎實推進電力科普志愿服務工作,打造一支專業強、素質高、能力好的科普志愿服務團隊,讓科學和知識的種子在更多青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為實現科技強國、推進科學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電氣工程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