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教育理念,增強青少年生態保護意識,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同時充分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近日,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團委組織學生志愿者在海上鷺語社區開展“科普進社區之我愛我‘家’”志愿活動,讓社區小朋友們從小感知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努力成為“地球小衛士”。

志愿者們精心準備了一場垃圾分類科普小課堂,通過生動有趣的卡通PPT,為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課堂上,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互動。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孩子們還朗誦并背誦了垃圾分類環保小口訣,進一步加深了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




科普課堂結束后,現場開展“你畫我猜”環保游戲環節。孩子們在老師、家長和志愿者的陪伴下,拿起畫筆,將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物品,如塑料瓶、香蕉皮、電池等,生動地描繪在紙上。隨后,孩子們運用剛剛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將這些垃圾物品準確地分類并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中。通過游戲,孩子們不僅鞏固了垃圾分類知識,還進一步加深了對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的認識。
活動最后,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共同分享參與活動的感受和收獲。孩子們表示參與這次活動不僅學到了很多環保知識,還明白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本次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區。”這場融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活動,通過“高校-社區-家庭”的聯動模式,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力量。未來,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將繼續攜手社區,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環保活動,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
電信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