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滬考察期間對上海積極發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實效給予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此次調研中,不少滬上高校師生就在現場,而更多高教人對AI發展更有信心、更有方向也更有行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在他們的腳下,一批AI研究機構在路上,一批AI+學科正興起。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背景下,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周亞明認為,當前,人工智能引領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迭代周期大幅縮短,迫切需要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和科研范式變革,把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要精準開展“一校一策”綜合改革,促進學科專業布局緊跟經濟產業發展需求、人才供給匹配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所需,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率先實施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以科學智能(AI4S)推動高校科研范式變革,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基礎研究新型高地,產教研聯手實施有組織、建制化科技攻關,依托14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強化成果轉化、中試熟化,培育科技創新“核爆點”,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有力人才和科技支撐。
上海電力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張傳林也深感使命光榮,重任在肩。在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浪潮中,正面對著新能源新負荷帶來的“間歇性隨機變化、海量且分散、多維度復雜性高、波動難以預測”的世紀性挑戰,這不僅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攻堅的戰場,更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彰顯擔當的大舞臺。其課題組通過構建全域感知的數字孿生體、研發自適應進化的智能控制與調度算法、打造人機協同的智能決策體系,有望讓電力系統從“被動響應”逐步轉向“主動預判”,從“經驗驅動”升級為“機理數據雙驅動”,從“局部優化”邁向“全局最優”。
當前,上海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對高等教育賦能重塑,并承擔國家關于AI未來領軍人才培養“試驗區”改革探索任務,實施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躍升計劃,重點營造師生主動思考并利用人工智能改造重塑現有科研范式的活躍氛圍。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0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