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校園文化氛圍、弘揚科學理性精神,2025年4月29日下午,《上海科技報》高級記者吳苡婷攜新書《追根尋跡——探尋“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實》作客我校雲鄉論壇,帶來一場題為《以科學精神——揭開曹操墓事件疑團》的專題講座。吳苡婷從科學視角解構歷史疑云,引導青年學子以嚴謹態度探究真相。我校近百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代表聆聽了講座。

講座中,吳苡婷分享了自身是如何從紛繁復雜的觀點和證據中用社會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研究視角找到“真實”的歷史,系統還原了曹操墓事件的考證歷程。她通過八年實地調研,從考古學、生命科學、社會學、新聞學對“曹操墓事件”進行了立體深入地解讀和剖析,回答了民眾心中關于曹操墓的疑問。吳苡婷以墓中石牌銘文、人骨DNA檢測、墓葬形制分析等實證為例,闡釋現代科技手段如何為歷史研究提供客觀依據。例如,通過三維建模還原墓室結構,印證了《三國志》中“不封不樹”的薄葬記載;碳14測年技術則將墓葬年代精確鎖定在東漢晚期,排除了后世偽造的可能。吳苡婷特別強調,曹操墓事件是科學精神與公眾認知的博弈,并以復旦大學基因家譜學研究為例,說明科學家如何通過分子人類學方法復原歷史。她以新書創作經歷勉勵青年學子,看到閃亮的科學之光,看到唯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呼吁大家以科學思維辨析社會議題。在互動問答環節,吳苡婷詳細地回答了多位師生提出的關于公眾質疑要點、科學論證路徑等方面的問題。
講座會后,在各位師生的共同見證下,《追根尋跡——探尋“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實》正式入庫雲鄉閣。

本次講座不僅為師生們搭建了一個與文學名家近距離交流的平臺,是一次生動的文化盛宴,也是上海電力大學推進本碩博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的創新實踐。通過將歷史爭議與科學方法結合,引導學生以實證態度探究真相,既強化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又助力形成崇尚科學的文明風尚,培育了求真務實的價值觀,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新活力,進一步弘揚了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學子在科研與人生道路上堅守真理、勇攀高峰。
黨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