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校關工委專題學習培訓會在楊浦校區舉行。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石奇光、副主任韋鋼、秘書長莊民生及骨干老同志代表、青年師生代表等40余人參加此次培訓。會議由校關工委辦公室主任劉潔榮主持。

會議伊始,石奇光作開班講話,強調專題學習班是落實校黨委對2025年關工委工作要求的舉措,旨在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推進交互式學習,達成共識,指導工作;推進“讀懂中國從電說”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挖掘電力文化育人資源,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二級學院“五好”關工委工作常建常新。

莊民生以“堅定文化自信,助推能源電力文化強校建設”為主題,開展培訓講座。講座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關于“文化自信”與“能源電力文化建設”的思考,強調文化自信是能源電力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石;二是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考,探討如何將兩者有機融合,為能源電力文化建設注入強大動力;三是關于助推上電能源電力文化強校建設的思考,圍繞建設文化強國”,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提出意見和建議。
講座結束后,與會老同志與學生進行熱烈地交流互動。韋鋼、李家珉等老同志分享學習體會,鼓勵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國家能源電力事業貢獻力量。青年學生也就自己所學所感及關心的問題與老同志們進行探討,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電氣工程學院學生董健成分享到,“作為工科生,我曾認為傳統文化與電力工程關聯甚微,但莊老師對于“兩個結合”的闡釋點醒了我:正如電力系統需要將新能源與傳統電網融合,文化傳承也需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激活傳統智慧,這種跨時空的思維碰撞,讓我對于我的專業課程有了更深的領悟。”
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劉思彤表示,“通過這次會議讓我明白,文化自信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作為第七輯《讀懂中國從電說》手帳卡制作的組長,我將以這份自信為指引,精心制作每一張手帳卡,讓它們成為傳播電力文化自信的小小使者,讓更多人了解電力行業的輝煌成就,感受電力文化的力量。 ”

下午,校關工委組織師生一行40余人來到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結合“讀懂中國從電說”學思行主題活動進行實地走訪交流。

上海汽輪機廠作為引領工業發展的世界一流動力裝備企業,是中國動力工業的搖籃,有著百多年的歷史,創造了眾多的中國和世界第一。師生依次參觀了企業文化中心、燃機車間和葉片中心。通過參觀,大家深入了解汽輪機廠的發展歷程、企業文化和先進技術,近距離感受到了“大國重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科技創新力量。

座談會交流環節,上海汽輪機廠黨辦主任、組織部長李永致辭。張紅梅副總工系統介紹汽輪機廠的輝煌歷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綠色能源技術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和未來前景展望。石奇光表示,此次參訪是一次“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的實踐教育活動,參觀汽輪機廠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大國重企”和“大國重器”彰顯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和中國自信,激勵我們青年學子踐行“強國有我”誓言,珍惜當下,勤奮學習。

能機學院關工委青年教師委員張財亮和青年學生紛紛表示,此次參訪活動受益匪淺,不僅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還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能源電力行業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志,以工匠精神為范,為助力“雙碳”目標與能源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離退休黨委 供稿